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9 毫秒
261.
In September 2013, a canker disease of Ficus nitida and F. benjamina wa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ssiut governorate, Egypt. Infecte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locations. Pure cultures of a fungus were isolated on potato dextrose agar at 25°C from diseased plants. 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DNA sequencing showed that the causal agent was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A pathogenicity test conducted using 2‐year‐old plants of each host gave 70%–80% infection, and the pathogen was reisolated from the inoculated plants. A pure culture of N. dimidiatum was deposited in the culture collection of the Assiut University Mycological Centre (AUMC) under the code AUMC 9293 and the ITS sequence was placed in NCBI under accession number KX985929 .  相似文献   
262.
无花果试管苗解剖学观察及移栽成活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无花果扦插苗和试管苗为材料,用石蜡切片法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无花果不定根的起源与移栽成活无关,只与试管苗叶片特殊适应性改变有关,因此需要逐步恢复叶片的瓶外正常结构,才能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263.
The gastroprotective effects of some extracts of the dried leaves of Ficus sur in animals we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use of the plant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 water and methanol extracts showed antiulcer activity, the hot water extract being the most effective. These extracts had also spasmolytic effects on the rabbit jejunum. LD50 values ranged from 900 to 1200 mg/kg in mice.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F. sur has potential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s.  相似文献   
264.
The isolation and NMR spectra of aripuanin (1), a sesquiterpene from Ficus aripuanensis,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265.
无花果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8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定无花果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菌丝体生长、产孢的最适温度都为25~30℃,最适生长pH值为5~6。同时明确了不同碳、氮源对无花果炭疽病菌菌落生长及其产孢的影响。氟硅唑和戊唑醇抑制毒力最高,EC50分别为0.025 7 μg·mL-1和0.183 μg·mL-1,分别为醚菌酯的1 395.55和195.99倍;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异菌脲,EC50分别为0.187 9 μg·mL-1和0.434 9 μg·mL-1;醚菌酯毒力较小,不适合用于防治无花果炭疽病。  相似文献   
266.
聚果榕果内种子季节变化与聚果榕小蜂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聚果榕与聚果榕小蜂有着种间专一的互惠共生关系。榕小蜂进聚果榕果内 ,结果表现为 2方面 :1)对长柱小花传粉受精后产生榕树种子 ,使聚果榕能正常进行有性繁殖 ;2 )在短柱花内产卵形成瘿花 ,产生榕小蜂后代 ,植食性 ,最后发育为聚果榕小蜂 ,并作为榕树传粉的媒体。对西双版纳地区 2个样地内不同季节的聚果榕果进行了 3年的连续解剖观察 ,统计了雄花期榕果内瘿花、种子、败育花的数量 ,比较了 3年中旱季和雨季各种小花的比率。结果表明 :不同季节 ,各种小花的比率不同。旱季的 1月和 11月 ,聚果榕产生的种子量最多 ,雨季末期的 9— 10月份次之 ,产生种子量最低的是 3月份。旱季和雨季 ,瘿花的寄生比率没有显著差异 ,但不同月份之间差别较大 ,寄生率最高在旱季的 1月份和雨季初期 5月份 ,最低是在 3月份。长花柱雌花和短花柱雌花的败育率 ,在气温最低的月份 (1— 2月 )和雨量最多的月份 (7— 8月 )结的榕果内最高 ,在雨季初期 (5月 )和旱季初期 (11月 )结的榕果内最低。造成聚果榕果小花败育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多雨的气候。除聚果榕小蜂外 ,榕果内还有造瘿类和重寄生 2类非传粉小蜂 ,它们对聚果榕的种子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7.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移栽基质对生根的组培苗开展移栽驯化研究,筛选能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的基质。【结果】同样添加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5mg/L激动素(KT)、0.2 mg/L萘乙酸(NAA),以WPM为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的诱导效果优于MS培养基,培养30 d后其诱导率达97.13%,萌芽数为3.38。正交试验的极差结果显示,NAA是影响丛生芽增殖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次是6-B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到5.77,丛生芽健壮;同时NAA也是影响丛生芽生根的主要因素,吲哚丁酸(IBA)、活性炭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 IBA+0.1 mg...  相似文献   
268.
无花果树可用于石漠化治理,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为筛选出适宜石漠化地区的优良无花果品种,本研究引进20个无花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特性、病虫害抗性和成活率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无花果品种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丰产黄、波姬红、法紫为20个无花果树中品质优良的品种。因此,可在石漠化地区适当推广种植丰产黄、波姬红、法紫3个品种。  相似文献   
269.
本研究选择无花果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平板对峙法及对发酵液活性成分检测,从无花果汁内筛选到两株活性内生细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均为芽孢杆菌属细菌,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和芽孢杆菌命名依据,命名为Bacillus WHG3251和Bacillus WHG3252;对两株活性内生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研究培养时间、初始 pH 值、温度以及Cr6+等培养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株活性内生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杆状,Bacillus WHG3251芽孢形成时间为25h,Bacillus WHG3252芽孢形成时间为26h;生长较旺盛时间分别为96h和84h,最适pH 值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30℃,Cr6+浓度为10 mg /L时对无花果活性内生细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于20 mg /L后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70.
为更好了解黄葛榕、榕树和异叶榕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模式,利用Codon W、CUSP、EXCEL等软件对其叶绿体编码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3种榕属植物的第3位碱基以A/T为主且GC3的含量远低于GC1和GC2;并且大部分的ENC值都在40以上,说明3种榕属植物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绘图分析表明,3种榕属植物的密码子偏好性不仅受选择的影响,还受突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此外,还确定了3种榕属植物的最优密码子,且都以A/U结尾。该研究结果可为榕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后续的外源基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